只能跟著川普喊牌方向走


繼今年1月29日,川普用「偷走」兩字,表達對台灣搶走美98%芯片生意不滿後;上周五,美財長用「骯髒十五」字眼,點名台灣對美課徵過高關稅及對美貿易量過大。可預期的,今年6月,美公布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時,也一定會用「操縱」兩字來指責台灣壓低台幣匯率進行不公平貿易競爭。


美財長貝森特用「骯髒十五」,點名台灣對美課徵過高關稅及對美貿易量過大。

自川普上任以來,觀諸其所謂美國再次偉大政策,無非就是想整碗捧去。如果我們手中沒王牌,肯定只能一路喊PASS、一路跟著莊家(川普)喊牌方向走。

今年6月 台灣肯定名列美匯率操縱觀察名單
每年6月及11月,美財政部都會向國會提交報告,分析主要貿易夥伴是否藉匯率政策對美進行不公平貿易競爭。

自2015年美貿易便捷化暨執行法制定後,美財政部就一直以貿易夥伴對美貿易順差是否逾200億美元、所擁有的貿易順差占GDP比重是否逾3%,以及是否持續進行單邊干預匯市與年內淨外匯購買金額是否逾GDP2%等指標,去評斷貿易夥伴是否藉貨幣貶值進行不公平貿易競爭。按制度,同時符合三項標準者將被歸類為匯率操縱名單經濟體,符合兩項者則被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。

美人口普查局資料顯示,2018年台對美貿易順差151.9億美元、占當年GDP比重2.42%;如下表所示,去年受接美外銷訂單從大陸移回台灣出口之影響,台對美貿易順差及順差佔GDP比重已明顯觸及美匯率操縱名單標準,一躍而為739億美元及9.54%。日前川普曾公開指責日本及大陸,通過壓低幣值手段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,且揚言解決問題最簡單方法就是加徵關稅。

按過往經驗,名列匯率操縱名單,匯率會先小幅升值,但隨即恢復正常市場波動;反倒是加徵關稅時,比較容易為一國貨幣帶來大幅且持續性貶值壓力。2018年4月,美對中首次加徵關稅,人民幣兌美元半年內大貶近10%;2019年8月,美對中醞釀第二次加徵關稅,人民幣瞬即貶破本已苦守11年的人民幣7元整數大關。

川普連湯都不給喝
誠如義大利媒體引用莎士比亞名言對川普所作之評論,看似混亂的溝通方式,其實存在非常清楚的思維邏輯。

上世紀80年代以來,台灣一直以扮演全球代工重鎮為榮,始終依託毛三道四利潤率為美企代工,然後再將成品回銷美國。這種美企吃肉、台企喝湯,但也各安其位、共存共榮的全球供應鏈分工方式,不僅成就了美企獨霸全球產業標準與市場價格話語權之優勢,也讓台灣得以依託出口驅動經濟增長,甚至創造經濟奇蹟。

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,而今,川普卻在大口把肉吃完後,還無視於新興經濟體的血汗付出(廉價為美企代工),指著對方鼻子說,湯這麼營養您怎會有資格喝(對美輸出過大)。


川普3/26宣布,將對「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」徵收25%的關稅。

大家應都還記憶猶新,上(2)月28日川普在全球矚目下把白宮變成大型罵人場域,甚至揚言談判桌上沒籌碼的人沒有資格參與談判?因此我們必需明白,對川普而言,比較利益與國際貿易分工已明顯危害美供應鏈安全,因此AI伺服器等重要產業及先進製程芯片均必需在美製造,這一點台積電及台EMS廠顯已一路跟著川普喊牌方向走、迅速表達支持。

4月2日,川普即將宣布對等關稅加徵對象,台自美進口前30大產品中,汽車、診斷或實驗用試劑、小麥、化學品及肉類等九項關稅稅率高達5%~30%。無庸置疑的,台灣若不大幅對美降稅或且擴大對美採購,就只能靜候川普喊牌。最後,也最值得注意的,今年6月,美貿易夥伴匯率報告一出,川普一定又會提出新要求,若不配合,川普肯定會以操縱匯率名義強逼台幣大幅升值。

上一篇錢花完了人還在呼吸
下一篇衰退過渡期亦或經濟大蕭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