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芯片產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
川普揚言擬對台芯片加徵關稅的時間即將在下周二到來。為此,台經濟部長上周六受訪時表示,將派員赴美溝通及說明,台美半導體產業絕對是互補而非競爭關係;因台積電扮演的是資金需求最大的資本支出角色,最大受益者肯定是美芯片企業。殊不知,也正因此台灣一直引以為傲的資本支出與先進製程獨占角色,才會讓川普將台積電視為美芯片產業頭上的「達摩克利斯之劍」。
半導體大國與晶圓製造小國
「達摩克利斯之劍」一詞源自古希臘傳說,用以警惕人們,即便能力再強,也要隨時作好危險隨侍在側的心理準備。Apple及Nvidia等科技巨擘帶領美國成為全球半導體大國,但芯片製造悉數仰賴台積電,加上台灣同時也是美芯片產業最大進口來源地,因此「台灣地區」台積電的單一供應來源依賴,已無疑成為川普最想擺脫的達摩克利斯之劍。
圖為Nvidia位於美國Santa Clara的總部。
(一)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
世界半導體貿易組織(WSTS)的數據顯示,2009年大陸首超日、美成全球最大單一半導體市場;去年第三季,受系統組裝產業外移、大陸晶片需求下滑影響,美國反超大陸成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。去年12月,在上海舉行的2025半導體投資年會上,集微諮詢公司甚至預測,2025年美國將繼續拉大與中國大陸間的半導體市場規模差距。
(二)拿下全球銷售56%市占
按WSTS報告,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5,299億美元,去年則拜AI芯片需求大增之賜,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增長18.11%,來到6,259億美元。與此同時,除韓三星及海力士分別排名全球第一及第四,以及德英飛凌排名第十外,其餘七家,包括INTEL、高通、博通、美光及Apple與Nvidia均為美系企業,且值注意的,去年美系芯片企業合計全球半導體銷售市占已達逾半的56%。
海力士在全球半導體銷售市占排名第四。
(三)晶圓生產市占卻僅10%
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6,259億美元,按56%占比估算,去年美系品牌芯片的全球市場銷售至少3,500億美元;但值得玩味的,作為全球霸主的美半導體產業其全球半導體生產市占卻僅10%。
去年5月,美半導體產業協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(BCG Group)共同發表一份探討半導體各主要供應鏈環節區域性競爭優勢之報告。報告顯示,美國雖貴為半導體大國,拿下全球51%IC設計、68%IP及EDA與47%設備及工具市占,但卻只是個生產市占僅10%的晶圓製造小國。
川普欲對台芯片加徵關稅
談半導體產業發展,我們一直認為,放眼全球,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優勢無可替代,所以唯有台灣的晶圓製造才能與美芯片企業發揮最好互補關係。但誠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,也正因為過往台積電這個只在台灣建廠的地域性集中角色,才會讓川普急於想依託關稅策略,加速台積電赴美設廠。
(一)達摩克利斯之劍1:晶圓製造悉數仰賴台積電
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(SEMI)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顯示,2025年全球晶圓製造雖將由中台韓以29.97%、17.21%及16.02%市占三分天下,但受科技禁令影響,陸僅能以28奈米及以下成熟製程為主,對美影響不大;與此同時,韓企所聚焦及擅長的記憶體IC生產,美國也有自己的美光排名全球第三、市場占比近四分之一。但卻唯有先進製程晶圓製造領域,被只在台灣設廠的台積電所獨占,因此也能說明,為何川普會只在意台灣搶走美98%芯片生意。
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的台積電。
(二)達摩克利斯之劍2:台灣為美芯片最大進口來源
按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數據,2003至2018年大陸穩居美半導體第一大進口來源;但受美對中加徵關稅影響,2022年起台灣取代大陸成為美最大芯片進口來源,而拜Intel工廠所在地之賜,馬來西亞則一躍而為美第二大芯片進口來源。
美國際貿易委員會日前出版的「美半導體產業依賴程度報告」顯示,美記憶體芯片24.4%來自台灣、邏輯晶片對台進口依賴44.2%,若台半導體製造遭受衝擊,將導致美芯價格上漲至少59%。凡此說明,為何台積電會被川普視為美芯片產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;為何由台積電自行承擔風險、赴美大量設廠,會成為川普為美芯片產業移開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最廉價解決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