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元化
一直以來,金融市場總常將台出口不振歸因於陸經濟前景不佳,也常因美占台出口比重回升時即樂觀認為,台已成功做好出口市場分散;但實而言之,在三角貿易架構下,美本就是台最大出口市場,也始終扮演台出口增長主驅力。
而今,受美脫勾大陸經濟政策影響,兩岸經貿漸朝二元化方向發展。陸占台出口比重降,說明台商已不再以大陸為唯一生產基地,再者,即便大陸全方位對外開放,但面對大聯盟等級的大陸內需市場,台商已無緣參與,最後,受美友岸外包政策及紅色供應鏈崛起影響,台商愈來愈聚焦歐美供應鏈發展,即便陸品牌已在中低端市場崛起,但台供應鏈能扮演角色不多。
不再以大陸為唯一生產基地
1966年以前,台出口以農產品為主,當年出口六成輸往日本,其後轉型升級發展塑化紡織及資通訊產業,1984年,美接棒成台最大出口市場、占台出口比重48.8%。1990年,台對陸出口不及50億美元,但拜歐美品牌、台灣接單、在大陸生產及出口等所謂兩岸三角貿易之賜,2000年,陸港首超美國成台第一大出口市場、合計出口占比24.4%,當年對美出口占比23.4%。
2007年,陸港合計占台出口比重首破40%大關,2020年達史上最高43.9%,在此同時,美占台出口比重甚至大幅下滑至僅剩11%~13%。但值玩味的是,台海關7月出口數據卻顯示,只不過四年時間,台對美出口占比即大幅回升近17百分點、陸港合計出口占比則反向下滑近14百分點。為此,即有論者認為,台已成功做好市場分散。
然而,台一年出口4,500億美元,14百分點的出口占比下跌,即代表近700億美元的出口缺口。要在短時間內立即填補,肯定只能唯既有接美外銷訂單是賴。
2017年,台接美外銷訂單1,483億美元,對美出口370億美元,接美外銷訂單在台出口比重25%。今年上半年,此一比例大幅增長至59.73%;凡此說明,受美對中加徵關稅影響,除如下圖所示,台商已漸將生產基地從大陸移出外,亦重拾上世紀90年代模式,將泰半接美外銷訂單拿回台灣自行出口。
大聯盟等級的內需市場 台商已無緣參與
2010年,台外貿協會專訪60家品牌與通路經營有成台商時,一茶一坐、大潤發、北京百腦匯及達芙妮等,都曾是當年赫赫有名、經營內地市場有成的代表性台資企業。據台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統計,當年300多家會員廠商中,50多家錢進大陸、另50多家蠢蠢欲動;在此同時,台金融業更早於上世紀90年代末期,即廣赴北上廣申設辦事處,並於2010年前後,競相與大陸金融機構互簽合作意向書。
一茶一坐曾是經營內地市場有成的代表性台資企業。
而今,景物依舊、人事已非,正當大陸自2020年開始解除外資100%持股限制時,卻見此前經營內地市場有成的台資企業,要不見好就收、要不被迫退出,能一路堅持到大陸全方位對外開放,依然樂觀看待大陸內需市場商機的台商已愈來愈少。
30年來,台商依託大陸人口紅利優勢,充分掌握世界工廠蓬勃發展契機,但2020年大陸全方位對外開放時,台商卻已頻現時不我予之憾。數據顯示,以大陸內需消費為主的台水泥、餐飲及百貨等相關上市櫃公司,近年認列的大陸轉投資收益明顯大幅衰退。
長期以來,台灣企業一直以價值鏈生產環節的低成本製造優勢,作為自己最重要核心競爭力,也因此面對大陸、這個已全方位開放的大聯盟等級內需市場,在大者恆大趨勢下,以台資企業的公司文化、經營理念、財力與通路人才資源,在眾多大陸本土及國際品牌強勢競爭下,能買的起大陸內需市場門票,經的起考驗、堅持到最後的肯定少之又少。
陸品牌崛起 台供應鏈能扮演角色不多
受歐美品牌企業為供應鏈風險分散考量影響,台系統組裝廠原本最引以為傲的生產環節優勢,也開始面臨群雄並起之挑戰。2017年,Apple前200大供應商,台企以42家遠超陸企21家;而今,陸企卻以53家反超台企10家成Apple供應商最多來源區域,更遑論華為及比亞迪等陸知名手機及新能源汽車品牌供應鏈,台資企業能扮演多少角色?
華為Pura 70系列手機。
日技術調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,自2019年起連五年對華為P30 Pro、Mate 30 5G、Mate 40E,以及去年的Mate 60與今年的Pura 70手機進行拆解分析。拆解後發現,較早上市的華為P30 Pro ,陸本土零部件國產化比率38.1%,在此同時,台供應鏈成本占比7.9%;但去年8月,華為發布Mate 60 Pro手機時,陸本土零部件成本占比已大幅拉升至47%,且除CMOS、DRAM及NAND等核心芯片仍由日韓企業供應外,台美元件成本占比微乎其微;今年4月,華為Pura 70系列手機海外首拆報告出爐,令人大感意外的是,該系列手機90%關鍵零部件已全由陸本土企業自主供應。
另為了解及比較比亞廸與特斯拉之間的競爭力,去年瑞士銀行也對比亞迪海豹汽車進行拆解分析,拆解後發現,海豹零部件75%由比亞廸自主生產、17%來自其他大陸本土供應廠商,僅8%來自海外企業,台供應鏈占比可想而知。由此看來,受紅色供應鏈崛起影響,台企只能持續聚焦歐美供應鏈,即便陸品牌在新興市場崛起,但台資企業卻已明顯兵強無用武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