剉咧等
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是出了名的帥哥,可他再怎麼也沒想到,中國只被川普宣布加徵10%關稅,而身為美國最麻吉鄰居的加拿大,卻和墨西哥雙雙被要求加課25%關稅。
杜魯道心裡一定○○✕✕,因為川普第一個就拿加拿大開刀,讓他情何以堪,但情何以堪的不只杜魯道一人,還有一大堆生產伺服器、汽車零配件的台商,當初就是為了躲避「川普1.0版」高關稅,才從中國漂洋過海遠赴墨西哥設廠,沒想到川普來個回馬槍,加徵墨西哥25%關稅,還高於中國的10%,這下可好,明年川普就任後,不知道該從哪裡出貨才對?
我安慰一位已把大部分產能移往墨西哥的台商,一來川普加徵中國的10%關稅,只是第一步罷了,川普不是喊說要加徵中國60%關稅嗎?誰知道哪天川普一覺醒來,一口氣就把加徵中國的關稅調高到超越墨西哥的25%,所以去墨西哥也不見得不對……。
明年起,地球上將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逃過川普的高關稅威脅,就是越南、日本、韓國等,這些和美國感情好到不行的國家,現在也一樣「剉咧等」,不知川普何時會找他們算帳?更別提高居美國第九大貿易逆差來源的台灣,川普怎麼可能會放過?
現在談什麼高關稅對策,或是說有什麼好方法降低高關稅衝擊,都不切實際,雖然被高關稅折磨是壞消息,但好消息是川普很公平,不管你是誰,就算是杜魯道這麼好的鄰居,也一樣被以高關稅伺候,從這角度看,台商起碼會和日商、韓商甚至中資等所有人享有公平的「高關稅」環境。
所以我們要做的,不是去尋找面對高關稅的對策,而是要「反求諸己」,搞清楚自己過去賺的是什麼錢?知道自己賺什麼錢最有優勢?是生產利潤?還是品牌、管理、設計,甚至單純的貿易利潤?分析自己的business model在高關稅下哪裡還有利潤?能不能像有些中國的服裝成衣業,完全放棄工廠端的生產利潤,只專注在行銷、設計、研發,想辦法在全球找到最好的代工廠,管理好從下單、物流、客戶服務等細節,進一步降低涉及關稅的流程,讓利潤繞過關稅,從其他環節跑出來。
改變當然困難,要改變行之有年的business model更困難,這牽扯到複雜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等資源分配,也牽涉到老闆的觀念,但面對川普這次回歸後的強勢關稅作為,我們再不改變,再不反求諸己,就只能「剉咧等」……
等著被消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