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加利亞


到廣州一家台商開會,才剛進大門,眼睛就為之一亮,因為前台是一位金髮外國美女,在灰濛濛的工廠中,冒出這麼一位身穿公司制服的外國女生,還講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,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!

一見到老闆我馬上大誇他的創意,因為很少台商會聘用外國人當前台,老闆說他只是想讓公司多點「國際化」的氣氛罷了,而這位來自保加利亞的美女前台,正是老闆國際化第一步。

原來,老闆為了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,最近積極開發歐洲市場,美女前台正是他從當地外國語學院建教合作找來的學生,利用課餘時間到工廠實習,打算畢業後升為正式員工,再派回歐洲跑業務。

像這樣的東歐留學生在老闆廠裡還有五、六位,因為老闆對美國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,偏偏類似老闆這樣的中小台商,沒有雄厚家底對公司進行徹底的國際化改造,唯一能做的,就是想辦法讓業務走出去,讓業務不局限在老客戶中,也就是讓業務國際化,進而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。

問題是,只要和中小台商一說到國際化,幾乎所有人想的都是「要花多少錢」?忽略了業務國際化和生產國際化不同,業務國際化最重要的不是錢,而是「人」。

只要能找到熟悉語言、文化的當地員工,和公司能培養一定的默契,那業務國際化的問題幾乎可解決一半,像這位台商老闆既充分利用大陸當地外國語學院資源,又願意把眼光拉長,耐心培養未來要送回歐洲跑業務的種子員工,說穿了,就是把過去台商赴海外投資蓋廠的「大軍未至,糧草先行」,改為業務國際化的「大軍未至,人才先行」罷了。

類似做法台灣早就有了,因為台灣擁有為數眾多,同時具備台灣和東南亞各一半血統的第二代,讓許多台商在投資東南亞前,就先招募這些既熟悉台灣也熟悉東南亞文化的年輕人,進入公司訓練和培養後,再派至東南亞開疆闢土,所以說台灣是台商尋找熟悉東南亞人才最好的地方,這話一點也不為過。

不可否認,未來台商要面對的各種不確定性將與日俱增,如何在地緣政治夾縫中優化客戶結構?如何在有限資源下,透過業務國際化達到分散風險目的?會是所有台商,特別是中小台商必須思考的嚴肅問題。但無論如何,找到人、找對人,提前儲備業務國際化所需的當地人才,哪怕是保加利亞這麼遠的地方,只要有人才,一個都不能錯過。

上一篇剉咧等
下一篇小池塘裡當大魚